皖西学院地处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六安市,是2000年3月由原六安师专、皖西联大和六安师范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建本科院校。自升本以来,学校高举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大旗,以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创新发展为己任,坚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双轮驱动中推进转型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办学特色日益彰显:
2006年——在全省新建本科院校中首家、全国新建本科中较早一批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9年——同时获批省级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和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进入全省首批重点建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行列;
2013年——作为全国首批七所试点院校、新建本科院校的惟一代表,通过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
2014年——跻身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近年来年,学校主要从八个方面发力,推进学校的转型发展,推进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一、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教学型”办学定位,引领学校应用型大学建设
近年来,六安市一系列发展战略,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了动力,学校审时度势地确立了“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同时,自“十一五”以来,安徽省创造性地提出了省级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为新建本科院校指明了方向。立足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省情,学校进一步坚定了走“应用型本科”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学校的发展仰赖于省、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此,学校确立了立足皖西、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地方性”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
学校“地方性、应用型、教学型”的办学定位,是全校上下的广泛共识,是学校制定发展规划与规章制度的核心依据,同时也是学校内涵建设与特色培育彰显的前提与基石。学校升本以来,换了多位领导,但在学校定位上,历任领导达成了共同的默契。
二、坚持发挥两轮省级应用型大学建设龙头作用,推进学校转型发展
2009年学校获批安徽省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以此为龙头作用,在示范性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五大领域,统筹推进,重点出击,该项目于2013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2014年,安徽省高等教育进入第二轮分类发展建设期,学校又成功跻身首批省级“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进一步提出走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发展道路,协同推进“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八大举措,全面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提内涵,上水平,争一流。
三、坚持发挥新世纪两轮本科教学评估杠杆作用,推进学校应用型大学建设
2006年12月学校率先通过水平评估,借水平评估的“东风”,学校成功实现了由师范专科向合格本科、从以师范教育为主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的初步转型发展。2013年4月通过审核评估,学校全面加强“五个度”建设(即学校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学校四大职能对办学定位的支撑度,学校人才培养各环节之间的吻合度,学校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社会各界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应用型本科内涵进一步提升。前后两轮评估实现了学校从办像一所本科院校到办成一所有特色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质的转变和提升。
四、坚持深化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推进学校应用型大学建设
为科学搭建校院两级转型发展平台,2012年,学校全面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在教学、学科建设、科研、实验室与设备管理、财务与审计、学生管理和党建工作等七大领域,明确界定校院两级权限与职责,着力打造校院两级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今年以来,学校以分配制度的绩效改革为契机,以综合改革为抓手,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在行政管理上,构建了二级单位和个人的目标管理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在教学科研上,通过设立“专业人才培养特区”和“科研创新特区”,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五、坚持以“壮士断腕”的魄力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引领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落地生根
为拓展并搭建应用型学科专业的生长点,学校以服务地方重大发展需求为导向,出重拳深度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转型。一是两次大规模的院系资源整合,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转型,近年来20多个新发展的金融、材料、电子信息、管理、文化创意类新专业,全部为对接国家与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安市优势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应用型专业;二是果断停招11个传统长线专业,撤销3个专业;三是招生向地方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亟需的应用型专业倾斜。学校无缝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专业群日见成效。“以文理为基础,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赢得了当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考生报考率和报到率逐年攀升,六安市主要领导亲切地把皖西学院称为“六安自己人的清华北大”。
六、坚持深化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学校应用型大学建设
学校积极探索适应多元社会需求的“多样+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确立“能力本位、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和“具有全面职业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定期组织修订;二是搭建“平台+模块”的应用型课程体系,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之路越走越宽;三是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深度参与培养过程的制度;四是深入推进“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国际合作教育”、“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等多样化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学校在顶层设计上搭建了“二二分段”的多样化人才培养平台,允许并鼓励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后,跨学院、跨专业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或进行创业实践,或进行考研复习,多种出口的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赢得了学生的广泛赞誉;五是深入推进“专业人才培养特区”的创新性探索,不拘一格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亟需的应用型人才;六是积极参与国家与省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搭建“3+4”“3+2”应用型人才培养立交桥;主动对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对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积累联合培养农业推广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经验。
七、坚持以锻造“双能型”师资队伍为突破口,推进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按照“教育教学能力强,产学研结合、资政咨询、服务社会等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强”的“双能”目标,推进“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一是源头把关,在人才引进、培养中注重对“双能”素质的考核与培育;二是注重规范,严格对照认定标准与认定程序,近300名教师通过“双能”认证;三是选派干部教师赴一线企事业单位定期挂职锻炼制度化、常态化;四是创新体制机制,在产学研推进、大学科技园孵化转化与实践教学中培育“双能”素质;五是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公派欧美应用型大学定期交流研修,在交流合作中按照国际标准打造应用型师资。
八、坚持深化拓展“大别山道路”办学特色,在政产学研合作中推进学校应用型大学建设
一是全面加强校市、校县(区)、校企合作,围绕大别山革命老区主导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的需求,扎实推进多领域、全方位“协同创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我校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获批为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二是积极促进成果转化,推出了一批以霍山石斛产业化开发为典型代表的标志性成果。2014年,我校在中草药方面的应用性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是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全面建设、培育建设”出击,分层分类打造省、市、校三级科技创新平台;四是深度融入六安大学科技园建设,全面履行建设主体责任,以高水平成果转化直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五是发挥人文社科综合优势,在服务“五色六安”建设中引领地方文化传承创新,培育打造大别山发展智库。我们认为,高水平的应用性研究成果是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校地校企政产学研合作,推进协同创新,推进应用性研究向产业转化,向实践育人转化,力争探索一条革命老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促进老区振兴发展双轮驱动的转型发展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