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应用型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 2015-08-26 访问次数: 2184

(一)现状分析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班”等“校地互动,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构建“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的实践育人模式,不断优化修订培养方案,丰富实践教学内涵,深入开展实践教学小学期活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

与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要求相比,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以下不足:校企合作育人的深度不够,机制和平台还有待完善;实践育人的层次与水平不高,“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的实践育人模式尚需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

(二)建设内容

树立“能力为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观,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按照“深化开放合作、强化实践育人、提升应用能力、持续改进质量”的思路,不断深化合作育人,加强应用型课程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实践育人特色,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建设措施

1.深化合作育人

拓宽合作育人渠道。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省内外高校的联系,发挥学校人才与智力优势,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赢得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以及高校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持。推动相关专业(群),对接地方相关行业、企业,组建战略合作联盟,不断拓宽合作育人渠道。

搭建合作育人平台。按照互惠共赢的原则,搭建校内外合作育人平台。通过政策倾斜、经费扶持、提供场地和设备等手段,推动相关企业在学校内设立研发、设计、生产、检测等机构;争取合作企业支持,在部分二级学院建设基于真实场景模拟的准工厂、准企业化实验室和实习实训中心;遴选若干二级学院,进行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与行业企业共建“校企合作班”、“行业学院”、“工作坊”、“产学一体化工作室”等。

改革合作育人模式。参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标准,全面推动合作育人模式改革。其中,工学类专业参照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以及工程教育认证的相关要求,推行以“工学结合”、CDIO等为主要内容的培养模式改革,重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人文社科类专业按照卓越文科人才培养标准,构建旨在强化学生人文科学素养和提升实践应用水平的课程体系,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文科人才的新机制。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深入推进学生职业能力与岗位技能的培养培训。积极适应招生制度改革,创新相关培养机制,打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带动地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2.强化实践育人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由基础实践层、专业实践层以及综合实践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各层内部的模块构成及其相关关系;加强“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的激励机制,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与积极性;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践教学的管理水平。

丰富实践教学内涵。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力度;推行毕业实习与毕业综合训练(设计、论文等)一体化,提高毕业设计真题真做的比例。以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社会实践项目以及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为主体,深入开展实践教学小学期活动;依托安徽省应用型高校联盟这一平台,继续做好由我校牵头的跨校跨专业的实践教学小学期活动,进一步拓展参与学校、学生的层次和规模,增强小学期活动的实效性和开放度。

打造“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的实践育人特色。紧紧围绕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含创新创业能力)这一主线,深入分析学生在校期间应具备的能力以及获取这些能力所需的课程与实践环节,根据这些课程与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结合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设计“三个课堂一体”的综合实践项目或课题,明确这些实践项目或课题在三个课堂中的具体目标与要求;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实施团队,配备专业教师给予指导,并采用学分认定、工作量认定、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开放、经费支持、评奖评优等激励措施,保障该类综合实践项目或课题的实施,努力做到教师指导、教学与实践内容、实验室与实践基地等由第一课堂(专业实践教学)向第二课堂(专项实践活动)、第三课堂(专题社会实践)延伸,此外,加强教务、学生、团委、科技等部门以及相关院部的沟通协调,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明确责任,实施项目的管理与效益评估。紧紧围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打造三个实践平台(素质拓展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虚拟实践平台),建立“学校统筹、院部主导、全员参与”的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学校在经费投入、人员培训、条件建设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3.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实现“评教分离”。设置校质量管理办公室,统筹全校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加强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院部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主体作用,逐步实现“评教分离”。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考评体系。改革考核(考试、考查)办法,实现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多元考评办法;建立有效的学分互换办法,探索“以赛代考”、“以证代考”、“以项目代课程(实践环节)”等学生应用能力发展与评价新机制。

加强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深入开展教学检查与自我评估活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畅通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加强教学信息处理与分析;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加强整改督查,将改进效果与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职称职务晋升、评奖评优等挂钩,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